職教下鄉 科技扶貧
——達拉特旗第十中學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先進典型材料
發布時間:2019-04-22 11:26:55 閱讀次數: 15751 來源: 內蒙古民辦教育協會
一、項目簡介 近年來,達拉特旗第十中學黨建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服務于人才培養,服務于學生就業,堅持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產業結構調整服務,為農村、農業、農民服務,為促進就業、再就業服務的辦學方向,努力將開拓創新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用思想武裝頭腦,用行動詮釋擔當,把黨建工作融入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全過程,引領職業教育的新發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響應號召,開展“職教下鄉,科技扶貧”活動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農業部辦公廳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2014〕1號文件精神,按照習總書記倡導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職教方針,我校開展“職教下鄉,科技扶貧”活動。通過科技助力,專業指導,幫助農牧民用科學的技術和思維提高種養植技術,指導農牧民了解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發揮科學技術在精準扶貧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增強農牧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底氣。 我校先后在白泥井、解放灘、風水梁設立農藝技術、獺兔養殖技術培訓班。將農藝技術、農學科技送給農戶,送到田間地頭,把“精神扶貧”和“經濟扶貧”、“產業扶貧”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就業服務,確保有就業愿望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不斷提高群眾的思想認識,助力精準扶貧。 ![]() ![]() 送教下鄉(風水梁) 送教下鄉(解放灘)·優秀學員合影 送教下鄉(白泥井)·優秀學員合影 送教下鄉(白泥井) 為了調動農牧民上課積極性,我校在多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突破。在教學目標上,堅持與農牧業生產要求和農民增收致富等緊密結合,貼合農牧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在教學方式上,每個班的開設都是結合當地的特色產業,由于一些農牧民要兼顧勞動生產,很難集中時間、地點學習,我校就根據實際情況出發,采取集中授課、集中指導、個別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以方便村民、方便學習為前提,讓教師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將科學技能傳到農牧民的溫室大棚、養殖基地。既方便了村民學習,也不耽誤村民的日常生活、生產,使得村民不離土不離鄉,生活、生產、學習三不誤,邊學習邊實踐,邊生產邊提高;而為了提高和保證教學質量,我校還注重師資隊伍的配備,聘請內蒙古農業大學的教授以及學校農牧專業教師任教,充實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職教下鄉工作以產業扶貧為重點,以精準幫扶為主線,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在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上下功夫,四個不同地點的教學班,上課成效顯著,廣大農牧民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他們在學習之前,年收入是3—5萬元,學習之后年收益普遍達到了10萬元左右。更有優秀學員不僅自己家庭收入增加,而且能將學到的技術技能指導更多的家庭創收, 幫助更多的農牧民甩掉貧窮的帽子!該項工作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了廣大農牧民的心坎上,受到了普遍高度稱贊。
(二)走進鄉村,職業教育助推鄉村振興 學生便民義診 村民舞動出幸福生活的節拍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時代機遇,我校深感服務和擔當鄉村振興的重任,職業教育責無旁貸、任重道遠。2018年第四屆職業教育活動周,我校組織師生走進樹林召村舉行“職教下鄉,振興鄉村,才藝展示”大型職教展示活動,以文藝表演的形式,開展師生專場技能展示,同時讓醫學、計算機、機電維修、農學、畜牧獸醫等專業師生利用課余時間進村入戶,廣泛開展便民義診、技術指導、義務維修、農藝技術指導以及家禽飼養指導等服務活動,讓廣大村民增進對職業教育的了解,看到在鄉職業發展的前景,為他們搭建實現鄉村夢的平臺。
(三)深入監獄送溫暖,技能幫教促改造 ![]() ![]() 我校在鄂爾多斯監獄成立教學基地 聯幫聯教活動現場 ![]() ![]() 汽修教師為服刑人員上課 服刑人員認真聆聽焊接老師講課 2014年我校將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送入監獄服刑人員的我校根據中央司法部5號文件精神,與鄂爾多斯監獄簽訂協議,成立了教學基地,開設了計算機、焊接專業,發揮學校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優勢,力所能及的開展聯幫聯教活動,為監獄服刑人員“技能、學歷”雙提升提供平臺,進一步發揮職業教育社會服務功能,促使服刑人員提升素質,為他們出獄后就業謀生奠定文化技術基礎,同時降低了重復犯罪率。2015年中秋節,我校43名師生代表在蘇德華校長的帶領下,帶著精彩的節目和1300個美味可口的月餅來到鄂爾多斯監獄,開展主題為“共圓中國夢,情系你我他”迎中秋、國慶聯幫聯教活動?;顒痈袆恿怂蟹倘藛T,他們為自己曾經的犯罪行為而深深地懺悔,表示要將感恩和淚水化為改造的動力,爭取早日獲得新生。為了讓更多刑滿釋放的服刑人員將來更好地立足于社會,今年,我校又在薩拉齊監獄開設了烹飪、農藝技術、計算機專業,通過學習技能,幫助服刑人員重拾信心,努力進取,激發了服刑人員的改造熱情。當前,該項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一直以來,我校以黨建為抓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學校不僅把強化黨建政治引領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突出位置,更將黨建工作延伸到社會、延伸到農村,讓職業教育真正成為為民服務的教育。
責任編輯:徐嘉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