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師風采 >>民辦中職

                                    托舉中職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責任
                                    ——記職業教育領航人 蘇德華

                                    發布時間:2017-03-14 16:27:13 閱讀次數: 7568 來源: 內蒙古民辦教育協會

                                     

                                    DSC_0126.jpg

                                     

                                    他是中國好校長之一;

                                    他是自治區級民辦示范校、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舉辦者;

                                    他是職業教育的領航人。

                                    他三十六年始終如一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孜孜追求于三尺講臺,甘當人梯。為了家鄉和孩子的未來,他用飽滿的熱情、誨人不倦的奉獻精神,將一顆滾燙的執著之心獻給了孩子;播撒汗水、傾注智慧,播種理想,收獲希望,他用滿腔熱忱拼接著繽紛的教壇。他說“托舉中職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責任!”他,就是民辦達拉特旗第十中學 達拉特技工學校(以下簡稱達旗十中)黨總支書記、校長——蘇德華。

                                    辦學者 成果輝煌 譽滿北疆

                                    達旗十中成立于2000年7月,當年招生普通高中8個班,492名學生,教職工46名,時任校長蘇德華。學校僅有一棟教學樓2584平方米和用于學生住宿的8棟小平房,一個簡陋的小食堂。

                                    2001年7月達拉特旗委、政府對達旗十中按資產總值350萬元以競標的方式進行了轉制走向了民營。中標人為時任校長、法人蘇德華。至此,蘇德華開始走上了自謀發展、自負盈虧、自主辦學的民營辦學之路。當時蘇德華許諾“今日送我一株幼苗,明天還你一棵棟梁”,他秉持著“托舉中職生明天的希望 ,我的責任”的責任擔當。

                                    2003年在職業教育走入最低谷的情況下,蘇德華將達旗十中已經辦的暫露頭角的普高轉向了更加務實的職業教育。2010年成功地舉辦了全區中等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會上蘇德華被推舉為全區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協作會會長。至今,他不僅為本校同時也在為全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奔走、協調、呼吁…

                                    十六年后,經蘇德華的艱苦創辦,學?,F有教學班100個,其中高職55個班2344人;技校45個班1789人,共計學生4136人。教職工397名,專任教師292名,專任教師學歷符合國家標準?,F開設幼師、農學、醫學護理、獺兔養殖、酒店管理等21個專業?,F有教學樓四座,公寓、體育館、報告廳、圖書館教學及實習實訓室等建筑面積4.1萬多平方米。校內有可滿足所開設專業的實習實訓場、所、室;校外有農牧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3000余畝,另外還有農學專業的溫室大棚8棟和豬、羊、雞養殖場各一個。

                                    蘇德華十六年的艱苦創業,如今的達旗十中譽滿北疆。達拉特旗旗“先進教育集體”;鄂爾多斯市“民辦優秀學校”、 “全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民辦示范性高級中學”、“內蒙古自治區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國家級刊物《基礎教育參考》的記者訪談了蘇德華校長,并以《以德立校 以技創業 面向高校 面向市場》為標題,全面報道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及辦學理念和成果;中央黨校“理論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源欄目以“以德立校育英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十中學發展紀實”報道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及經驗;國家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2015年8月12日“尋找中國好校長頒獎盛典”在北京召開,蘇德華校長同人民大學附中校長翟小寧等全國10名治校有方、育人得法的校長獲此殊榮。

                                    學校雖然是一所民辦職業職業學校,從高考、技能比武到就業創業,無論是辦學質量、成果,還是辦學規模、貢獻率都走在了全區197所中等職業學校的最前列,也是全區僅有的兩所國家級黃炎培獎優秀學校之一。技能大賽從市級獎到國家級一等獎,連續性的自治區高考專業狀元出在達旗十中,居高不下的就業率,累計輸送學生已10656人,走向各行各業及全國各地;通過學校職業技能鑒定所培訓考核、鑒定,已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的有近6000人。僅2016年學校為達旗食品藥品監督局無償社會培訓從業人員865人次,為稅務局、財政局等進行無償社會培訓161人次,進行普通話培訓642人次,一年共計無償社會培訓1668人次,受到了被培訓單位的贊揚,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十六年來,他每年為本旗財政減輕負擔約3000多萬元,十六年就是3個億。真可謂他為百姓解了愁,為政府分了憂,充分體現了他的“托舉中職生明天的希望,我的責任”的社會責任擔當。十六年來,蘇德華同志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樹立了達拉特旗乃至自治區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他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開創了與時俱進的辦學之路;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締造著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品牌傳奇。

                                    育德者 厚德載物 德藝雙馨

                                    當你跨入達旗十中大門時,迎面的主樓正中有三個金光燦燦的大字“明德樓”。當你徜徉在校園之中,能處處彰顯“德”字,“賢德”、“惠德”“桐德”……“德”字在達十中這塊圣潔的土地上詮釋的淋漓盡致。上到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的各級領導,下到德才兼備、吃苦耐勞的所有員工,還有那德行為尚、勤奮好學的四千多莘莘學子。大家緣聚達十中這個大家庭,學習的是品德,交流的是品德,展現給社會的仍是品德。

                                    蘇德華用他的厚德引領著達十中人前行。他的“厚德”有兩層含義:我們經常在報刊、雜志、校園信息網上看到蘇德華救助××貧困地區十幾萬元,救助××家庭幾萬元,幫助××學生解決了讀書、生活等問題……蘇德華少年在家鄉讀小學、初中時,就每天就給同村的五保戶老漢高外成爺爺擔水、搬碳、掃地、燒水直至去世。去年,他為昭君鎮羊場村水稻種植基地捐款14萬元,進行了水渠配套建設,為羊場村兩千多人口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這些都是蘇德華舉手之勞的小事,是一份愛心的展示。如果我們只看到這些,那我們的眼光就太膚淺了。一位在本校從教八年的教師說了這樣一段:我深深地體會到“厚德”二字的真正意義,那決不是用文字刊登的那點金錢能衡量的,我就用我帶一屆學生的經歷談一下。“話從2009年那屆學生說起,采礦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已經被國企、央企等錄為正式員工。為此,我帶的三個采礦班是最火的專業,每班不少于65人。在200多名學生當中,就有180多名男同學。這些男孩子來自全旗各鄉鎮,還有其他盟市和省外的。他們的背景可謂千奇百怪,年齡差距也很大(大的20歲,小的15歲)。他們有的開過挖機,有的開過飯店,有的搞經商,有的在社會上鬼混……

                                    開學了,蘇德華把這些“寶貝”招攬回來,真可謂群英薈萃,場景頗為壯觀。蘇德華緊鑼密鼓地開始了他的育人工程——樹立三我形象、培育三種人、實施四項措施……挫折教育、仁愛教育、感恩教育……天天講,周周會,月月結。從不放過每個重大節日的教育契機,進行育人教育。一學期結束,數一數,大小會議記錄近百次。請問,哪所學校的校長能與之相比?諄諄教誨、樂此不疲。他用人格的魅力征服了學生,用人性化的管理感化了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在他的眼里,沒有貧富、貴賤、高低之分。他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這些孩子個個都是最棒的,將來都是國家的有用之才。

                                    2012年的八月,丹桂飄香,又是十中收獲的季節,歷練三年的孩子都選擇了滿意的大學,領取了鮮紅的通知書。有一個畫面令我終生難忘:11班李宇的家長用顫抖的雙手捧著鮮紅的中國礦業大學錄取通知書,泣不成聲。因打架、賭博的他初中時就被趕出校園,家長在一次一次失望中,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孩子,而今天卻在十中圓了他的大學夢。而且是中國名牌大學。家長實在不敢相信,這不是在做夢吧?——夢想就是在這里實現的。

                                    看吧!昔日那些被社會淘汰,受他人歧視,讓父母失望的孩子們,今天,達十中已成就了他們的人生之夢。他們有的已是政府、公安、銀行、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中的一員;有的已是神華、億利、新奧等央企、國企、私企中的骨干;有的已是個體精英。他們都是蘇校長挽救回來的孩子,這些孩子,不但有了自己幸福的人生,有的還有了幸福的家庭,有的還光耀家族。他們都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才,為社會、為達旗人民做著巨大的貢獻。從達十中走出的孩子們,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德!

                                    就這樣,蘇德華用他厚重的品行,挽救了一個個瀕臨絕境、迷茫的孩子;承載起一個個支離破碎、不堪重負的家庭;減少了一件件青少年犯罪的事例。請問,我們能用金錢衡量出他品德的厚重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蘇校長甘愿做一顆鋪路的石子,默默無聞地為他人鋪筑起飛的跑道。他剛毅堅卓、奮發圖強,他厚實和順、德高望重,他踐行著一位教育家永恒的愛——厚德載物的君子之愛。

                                    治教者 精心謀劃 發展至上

                                    民辦學校,依法辦學,為民辦學,是學校的辦學宗旨。蘇德華懷著對教師、對學生、對社會高度負責的責任感舉辦職業教育。他常說,教師應當樹立“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積極負責的教育觀念。作為教師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在他的主導下,學校已形成了一整套治學思想體系和育人工程實施綱要(即一個宗旨,二個目標,三個理念,四項措施,五個載體,六個模式)。學校在這套治學思想體系和育人工程實施綱要的指導下,踐行著“生態體驗式”教育工程,促進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

                                    蘇德華善于學習,銳意創新,勇于實踐。他知道,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是不可能實現“辦學為民”的目標的,是不可能培養出“三種人”,即“培養好人,培養自食其力有自主發展能力的人,培養能養育子女、孝敬父母、為社會做貢獻的人”的;他非常重視領導班子建設,要求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德才兼備、學習型班子,既要懂得學校管理科學又精通職業教育業務;他注重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總是想方設法讓每位教師都能盡享從教的快樂和體驗教育成功的喜悅;他強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倡導一體化教學。要求專業教師盡快成為“雙師型”教師,即走入工廠是能工巧匠是師傅,走進課堂是精益求精的專業教師。他強調教師要堅持學習,而且要堅持終身學習,強化終身學習與交流,特別是職業教師,既要學習職業理論知識,也要學習實踐操作技能。傾心竭力打造學習型職業教師隊伍。

                                    蘇德華主持創立了達十中校長負責制和崗位責任承包制,做到分工明確、分層負責,責任到人、權利到位,分級管理、系統網格化管理。他組織制定了《達十中教職工工作手冊》及有關黨政例會制度、行政會議制度、教職工例會制度、教代會制度。充分發揮黨總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作用,抓好黨員干部政治學習,抓好班子與員工的考核工作。充分發揮工會、教代會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作用。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的工作檢查與匯報制度、民主測評和反饋及實績評價考核制度。這些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學校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學、規范、創新的程序化工作軌道。

                                    作為學校舉辦者他身先士卒,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師做不到的,他也努力堅持做到。寒來暑往,風雨無阻,他披星戴月,每天到校最早的老師總能看到他在校園內巡視的身影,他每天堅持聽、評兩節課,一直零距離接觸老師和學生,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訴求。經常到教室、食堂、操場轉轉,看看學生們都在干些什么,他們需要些什么,聽聽他們都在議論些什么。無論師生,不管誰有了困難,他都會竭盡全力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眼里,學校的教職員工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學生就是他的孩子,他有責任關心關心每一位教師,有責任呵護每一個學生。

                                    崇山峻嶺掩不住,千錘百煉透風流。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生活質量,滿足學校教學、實習實訓的需求,身為學校舉辦者,在沒有任何政府教育經費投入的情況下,自籌經費,將自己早期經營煤礦、房地產以及編寫出版教學學習題集的全部勞動所得用于大量購置學校教學設備;新建學生公寓、塑膠操場、體育館、報告廳、圖書閱覽室;新建實習實訓場地等。此舉不僅為達拉特旗第十中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政府每年節約大約3000多萬元的教育經費。建校十六年來,他先后共計投資了一個多億用于學校教學設備的購買以及學?;A設施建設上。他把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中學,逐漸引領上一條有明確發展方向、有先進辦學理念、有顯著職業教育辦學特色的辦學之路。

                                    治學者 寧靜致遠 以生為本

                                    蘇德華作為學校的舉辦者。他要求學生愛國、愛家、愛父母,利用一切可以用的節日和可利用的機會開展愛國教育。借助國家助學金發放,在學生中開展愛國教育、感恩教育;他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在學生中開展班星、校星的評選活動,在教師中開展 “我最愛戴的教師”的評選活動。樹立全員育人思想,讓學生樹立現代公民意識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準則;堅持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傳統節日等活動,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鼓勵學生參加校園評論、教學評議、常規檢查等學校管理事項,鍛煉思想,增長才干;制定了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以民族精神、創新意識為主題,注重發揮環境對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和熏陶作用;體育運動的開展,促使學生形成沉著應對、執著追求、實現人生價值的品質和能力……

                                    蘇德華作為職業教育管理者,他注重職業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和教育科學研究,確立了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生態體驗式”教學理念;從注重學生理論學習的同時到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倡培養學生的“工匠”意識,強化學生的“工匠精神”,提倡學生遍訪達旗能人,拜訪達旗師傅;提出課堂教學要 “問題引領 做結合學”、“研究需求 體驗成功”的課堂教學模式,做到“三個服從”,即教師要服從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學活動要服從課堂的需要,教學方法要服從效果的需要;他用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去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由教學表演者轉向教學引領者,由只關注自己的教轉向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由關注好學生轉向同時關注全體學生。課堂教學中他要求以學定教、精講精練、少講多練。杜絕五種課:沒有預先準備的課不上,沒有師生互動的課不上,沒有當堂訓練的課不上,沒有教學反饋的課不上,沒有實際效果的課不上。他要求教師精心組織和安排教學六環節(備、講、批、輔、考、研),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潛能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體驗成功,從成功中激發更高的學習熱情。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建立“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的備課模式;他加大校本課程開發的力度,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最大限度地開設素質教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開啟學生的創新智慧;他要求開展課前三分鐘,每天有演講,每日有警句格言活動,安排學生吟誦經典,以此培養學生演講口才基本素質。詩文朗誦、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等成為學生學習的“調味劑”,已是學生的日?;顒?。學生在鄂爾多斯市詩文、誦讀、演講比賽中囊括了一、二、三等獎,作為一所職業學校,在全市的比賽中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可見人文素養教育的筆墨不同一般。

                                    蘇德華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是在學生中誠敬教育、誠信教育。從入學教育開始,配合高一年級軍訓,采用“嚴管、寬容、結伴、高標準”的校本管理模式。學校提出“嚴三管,棄四閑”。“嚴三管”即管住自己的口:談吐文明高雅,注重文化修養,使用文明語言,不隨地吐痰;觀看演出或集會時,不大聲喧嘩、哄臺及打口哨;管住自己的手:上課注意聽講,勤于動手記筆記,不做小動作,杜絕小偷小摸行為,愛護公物,不亂扔廢棄物;提高道德修養,有涵養,不出手打人,使其成為為自己、為社會創造財富之手;管住自己的腳:行走、跑步,兩人成排,三人成行;不踐踏草坪,不攀爬陽臺、欄桿、墻頭、電桿;坐姿優雅,不翹二郎腿,不顫腳;不擅自出入校園,不亂串班級和宿舍,使其向著美好的未來,走人生正道;“棄四閑”即不說閑話:嚴謹求學,上課不交頭接耳;不傳遞閑話:不說與自已、集體、他人無益的話;不閑思:不想入非非,不空想、不夢想,專心致志,刻苦鉆研,培養恒心和毅力;不做閑事:端正學習態度,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對事情要冷靜分析,不沖動,不鬧事;不看閑書:讀有用之書,有益之書;不讀無價值之書,不看宣傳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書籍”。通過踐行“嚴三管、棄四閑”,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嚴三管”、“棄四閑”在2010年鄂爾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案例評比中獲先進案例獎。

                                    二是成人教育、感恩教育。學校每年都舉行學生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借以強化成人意識、責任意識、法制意識。學生說:“十八歲,法律上成人的標志,從十八歲開始我們不再是一個需要被監護和照顧的孩子,而是邁進了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人公民的行列,從此我們將享有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全部權利,同時我們也開始要承擔憲法和法律所要求的全部義務和責任。我們將義無返顧地肩負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所負的責任,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借國家為職業中學學生提供助學金的機會,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國家”,開展“孝敬父母、感謝老師、回報社會”的主題作文活動。這種活動長期堅持,從不間斷。舉行“三愛三節”(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節水,節電,節糧)的主題班會,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對勤儉節約都有了新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三是成才教育、創業教育。在對學生進行誠敬、成人、誠信教育的基礎上,學校實時地對學生進行成才教育、創業教育。學校提出“三我”,即“我的前程我做主,我的命運我把握,我的行為我負責”。學校邀請政府部門有關領導到校講座,講旗情、講市情、講國情。以情動情,激起學生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讓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邀請企業界領導到校講企業管理、發展前景。講企業家個人成長經歷,成功經驗。經常組織學生到企業、廠礦實地參觀。情境引人,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創造欲,從而產生奮發學習知識、技能的動力。舉辦“技能強校 工匠創業”大型晚會、班主任技能大賽、職業教育學生才藝展示、教育教學成果展及我旗技能大師創作的作品展示??傊?,學校一切工作都是圍繞學生的成長出發,成才出發,創造出發,發展出發。我校已經形成由德育量化考核成績、文化課考試成績、技能鑒定等級成績三方面組成的學生素質綜合評價體系,作為綜合評價學生的依據。學生每年的操行考核合格率在98%以上,建校以來學生無違法犯罪。

                                    “作紅燭為后輩點燃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澆開理想之花”,在成績面前,蘇德華同志始終是謙遜的。他還是那樣平易近人,在年輕教師們心中,他從來是一個厚道的長者,在學生和家長眼中,他永遠是一位仁愛的智者。“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學校的發展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是一個互相扶持、堅不可摧的團隊。”他樸實無華的話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校每一位教師。“好身體、好心態、好習慣”是他對師生的殷切期望,他的話讓老師們的心溫暖如春,緊緊相連。如今達拉特旗第十中學英才薈萃,賢能聚集,來自各地的優秀教師棲居學校,快樂工作,如意生活;來自達旗以及周邊旗縣的學生都在這里學習成長,這一切主要緣于他——我們的好校長蘇德華。

                                    翻身不自傲,乘風展宏圖。如今,他正在為達拉特旗第十中學的未來殫心竭慮。對學校的熱愛,對育人的用心,以及對名利的淡泊,使他自強不息,不斷超越。三十八年的風雨滄桑,他熱愛教育的心性依然不變,他始終站在教育這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心中甜美的夢,用真情譜寫著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樂章。按他的規劃,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將把達旗十中建設成為全國管理一流、師資一流、設備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的示范性民辦職業學校。

                                    文/云峰  岳守云

                                    責任編輯:徐嘉彤

                                     

                                    內蒙古民辦教育協會簡介

                                    組織機構

                                    • 會長:周玉樹
                                    • 常務副會長:許志勇、魏山虎
                                    • 副會長:左勝利、趙曉峰、張智勇、
                                    • 郝金良、成家、孟憲龍、蘇德華
                                    • 張桂英、劉榮建、潘玉蓉、紀威宇
                                    • 郝建軍、李淑芬、包廣才、趙偉
                                    • 石彩霞、趙幼琨、王德才、孟昭陽
                                    • 張凱飛、馬國柱、高昕、劉晨霞
                                    • 侯澤龍、孟保和、劉根、汲國威
                                    • 劉仕誠
                                    • 秘書長:郗志杰

                                    管理辦法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